我國規定了安全事故發生后的上報流程以及賠償標準。安全事故與企業的安全生產措施息息相關,很多企業為了逃避責任,經常不按照規定上報安全事故。那么發生安全事故如何上報?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關法律知識,法律快車小編整理了相關的內容,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發生安全事故如何上報

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與企業的安全生產措施不到位有著直接的關系,按照《安全生產法》的規定,生產經營單位發生重大安全生產事故時事故發生后情況說明怎么寫,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應當立即向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報告,并組織搶救,但很多企業發生安全生產事故后,為了避免處罰,經常采取瞞報的方式。為了避免事故被掩蓋,工傷職工在因安全生產事故受傷時,應當積極向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報案事故發生后情況說明怎么寫,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對事故現場進行調查,并形成書面的調查報告。工傷職工申請工傷認定時事故發生后情況說明怎么寫,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的調查報告,一方面可以作為事實勞動關系存在的證據,另一方面可以直接證明傷害事故的發生,是一舉而多得的行為。

事故發生后情況說明怎么寫_事故寫說明發生情況后怎么處理_事故寫說明發生情況后如何處理

二、發生安全事故怎么報告

事故發生后,事故單位有關人員在1小時內向縣級以上安監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報告(以下簡稱主管部門),安監部門或主管部門接到報告后會趕赴事故現場,組織事故救援,做好事故現場保護工作。2小時以內同時向同級人民政府和上級安監部門或上級主管部門報告,報告內容:

(一)事故發生單位概況;

(二)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事故現場情況;

(三)事故的簡要經過;

(四)事故已經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傷亡人數(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數)和初步估計的直接經濟損失;

(五)已經采取的措施;

(六)其他應當報告的情況。同時通知公安、勞動保障、工會、人民檢察院等相關部門。

自事故發生之日起30日內,事故造成的傷亡人數發生變化的,應當及時補報。事故單位發生遲報、漏報、謊報和瞞報行為,經查證屬實的,應立即上報事故情況。

三、勞動安全事故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一)安全生產設施或者安全生產條件不符合國家規定,涉嫌造成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傷三人以上;造成直接經濟損失五十萬元以上的應予立案追訴。

(二)發生礦山生產安全事故,造成直接經濟損失一百萬元以上的,其他造成嚴重后果的情形應予立案追訴。

(三)工廠、礦山、林場、建筑企業或者其他企業、事業單位的勞動安全設施不符合國家規定,經有關部門或者單位職工提出后,對事故隱患仍不采取措施,因而發生重大傷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應予立案追訴。

綜上所述,當發生安全事故后,生產單位應當在1小時以內及時上報縣級以上有關單位,并且需要按照規定時間提交事故發生說明、事故概況等報告。以上就是法律快車小編為您詳細介紹關于發生安全事故如何上報的相關知識,如果您還有其他的法律問題,歡迎咨詢法律快車,我們會有專業的律師為您解答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