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省政府新一輪制造業“騰籠換鳥、鳳凰涅槃”攻堅行動推進大會決策部署,按照《關于以新發展理念引領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浙江省實施制造業產業基礎再造和產業鏈提升工程行動方案》要求,加快推進企業生產制造方式轉型,現就組織實施2022年度生產制造方式轉型示范項目計劃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總體思路

以數字化改革引領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統籌發展與安全,推進制造業數字化、高端化、綠色化發展,提升制造業競爭力。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引領帶動企業制造方式數字化轉型;貫徹綠色發展理念,落實碳達峰碳中和戰略,推動企業節能減碳,減少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發展服務型制造,推動產業鏈向兩端延伸,提升產品品牌質量,提高產業鏈附加值。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改造、高端化(服務型制造)改造提升方向,繼續通過“區域+項目清單”的競爭性遴選方式,省與地方聯動,擇優實施一批示范項目計劃。節能減碳(綠色化)改造方向,以結果為導向,通過“因素法+項目清單”方式,建立省級重點節能減碳改造項目庫,并以項目庫清單作為該領域省級資金分配的主要依據。

二、支持方向

(一)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改造。支持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和先進工藝對原有裝備、生產線、車間等實施數字化技術改造;拓寬工業機器人應用領域,建設工業機器人向精密度及可靠性要求更高的應用場景拓展的示范應用工廠;支持企業使用自主可控的關鍵技術裝備、工業軟件、信息安全系統、系統解決方案等建設數字車間、智能工廠、“未來工廠”。

(二)高端化(服務型制造)改造提升。支持企業服務型制造轉型,探索開展供應鏈管理、網絡化協同制造、共享制造、個性化定制、信息增值服務、節能環保服務、全生命周期管理、總集成總承包、工業電子商務等服務型制造新模式新業態。提升生產方式轉型服務能力,加快工業設計等服務型制造載體建設與成果產業化,聚焦新技術、新產品開發應用,支持企業加快產品升級換代和增值服務,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和價值鏈延伸。

(三)節能減碳(綠色化)技術改造。聚焦鋼鐵、建材、石化、化工、造紙、化纖、紡織等重點高碳行業、十大標志性產業鏈及優勢傳統制造業,支持企業、工業園區對標國際先進能效標準,運用先進工藝、技術、裝備,實施節能減碳技術改造及資源綜合利用、能源系統優化、能源梯級利用、綠色能源推廣應用改造等。

三、申報主體及申報條件

本次生產制造方式轉型示范項目計劃以各市、縣(市)及蕭山、余杭、臨平、富陽、臨安、上虞、柯橋為實施主體,具體由各市、縣(市、區)經信部門會同財政部門組織申報。

(一)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改造、高端化(服務型制造)改造方向

1.申報要求

(1)按照閉環管理的要求,由市、縣經信部門統籌協調,制訂區域實施方案和項目計劃,商同級財政部門明確目標體系、工作體系、政策體系,形成省與地方聯動扶持的機制,并填報《浙江省2022年度生產制造方式轉型示范項目計劃申報表》(附件1)。

(2)強化項目儲備,要將各項工作落到具體項目上,結合本地實際,在實施方案中組織遴選3-10項符合條件的項目參與競爭(以下簡稱示范項目),填報《浙江省2022年度生產制造方式轉型示范項目清單》(附件2)。

(3)注重發揮示范項目帶動作用,附件2清單中的項目需逐個編制《浙江省生產制造方式轉型示范項目計劃項目申報書(2022年)》(附件3),明確項目實施計劃、投資安排、實施成效等,突出典型示范意義。

2.項目要求

(1)聚焦“415”產業集群、標志性產業鏈,包括細分行業產業大腦對應產業集群新智造試點項目;“雄鷹行動”培育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實施的項目同等條件下優先列入計劃。

(2)項目實施成效好、行業示范帶動性大,能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或同類企業共同提升發展,單個項目總投資不低于3000萬元(以備案文件為準),其中山區26縣項目總投資可放寬至不低于1500萬元,截至2021年9月底項目實施進度不超過50%。

(3)項目必須真實儲備、近期可實現有效投資,在2022年底前能完成建設,且未享受過國家工信部或省級工信類財政專項資金補助。

(4)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環保政策要求,未列入節能主管部門“兩高”清理項目名單,已獲得投資主管部門備案或核準,相關審批程序完備;申報企業未列入嚴重失信名單;近三年未發生重大安全生產責任事故。同一企業已有項目列入2021年度制造方式轉型示范項目計劃且未完成驗收的,不得再次申報。

(二)省級節能減碳(綠色化)技術改造項目儲備庫項目申報要求

1.申報要求

(1)由市、縣(市、區)經信部門,結合本地實際,組織遴選符合條件的項目參與入庫省級節能減碳技術改造項目儲備庫,填報《浙江省2022年度生產制造方式轉型示范項目清單(節能減碳)》(附件4)。

(2)組織項目實施主體編制《浙江省省級節能減碳技術改造項目入庫申請報告》(附件5),明確項目實施計劃、投資安排、實施成效。

2.項目要求

(1)工廠、園區實施的能量系統優化、工藝(裝備)改進、用能管理提升、能源梯級利用等節能減碳技術改造項目;廢金屬、廢塑料、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電池、一般工業固廢等資源綜合利用技術改造項目;光伏、風能、氫能、儲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技術改造項目。

(2)項目必須是今年已開工,2022年底前能完成建設的項目項目申報材料怎么寫,且未享受過中央或省級工信類財政專項資金補助,同一企業已有項目列入2021年度制造方式轉型示范項目計劃且未完成驗收的,不得再次申報。

(3)截至2021年9月底,項目實施進度不超過50%,總投資額3000萬元以上,其中山區26縣項目總投資可放寬至不低于1500萬元項目申報材料怎么寫,改造后可實現年節能量300噸標煤以上或二氧化碳減排量600噸以上。

四、工作程序及支持政策

(一)項目組織。各市、縣(市、區)經信部門按照通知要求,審核企業申報的生產制造方式轉型示范項目計劃材料項目申報材料怎么寫,商同級財政部門于2021年10月18日前將申報文件及附件材料裝訂成冊,報送省經信廳5份和省財政廳1份。其中,數字化(智能化)、高端化(服務型制造)改造方向申報材料及電子版(PDF及word格式各一份)報送省經信廳投資處唐國鋒、陳靜,節能減碳(綠色化)改造方向材料及電子版報送省經信廳綠色制造處鐘軍健。項目申報單位對資金真實申報、合規和有效使用承擔主體責任,各市、縣(市、區)牽頭部門要加強對項目申報材料的審核把關。

(二)確定名單。經初審符合申報條件的,數字化(智能化)、高端化(服務型制造)改造方向項目由省經信廳按競爭性遴選程序組織專家進行評審后,商省財政廳擇優確定入圍方案及項目名單并印發項目計劃組織實施;節能減碳(綠色化)改造方向項目由省經信廳組織專家論證后,納入省級項目儲備庫管理。

(三)實施激勵。對數字化(智能化)、高端化(服務型制造)改造方向入圍的項目計劃,將根據項目數量、總體技術水平、投資規模、示范帶動作用等因素分檔給予支持。對節能減碳(綠色化)改造方向,省級補助資金將綜合考量納入省級項目儲備庫的項目數、投資額、減碳量等因素,按因素法切塊下達市縣,并根據入庫項目明確市縣績效目標,由市縣專項用于支持符合條件的重大節能減碳改造項目(相關條件另行通知),優先支持納入省級項目儲備庫的項目。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強項目計劃、項目庫管理。項目計劃按照省級統籌指導、屬地具體管理的方式進行管理。市、縣(市、區)經信局、財政局依據依據《省工業與信息化發展財政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有關規定和本通知要求,抓好具體落實工作,加強項目實施和監管。

(二)健全聯動機制。有關市、縣(市、區)應加強財政資金使用管理,加快資金執行,市、縣(市、區)應自接到省級資金下達文件30日內明確資金的使用分配方案。認真落實承諾的地方扶持政策,建立健全省與市縣聯動支持機制,加快項目建設。加強融資支持力度,計劃內項目列入省級融資暢通工程支持對象,幫助項目實施企業對接金融機構爭取項目貸款,并享受相關貸款利率優惠政策。

(三)優化項目服務。入圍項目計劃、項目庫清單的重點項目由省、市、縣聯動開展項目精準服務,協調解決存在的問題,推進項目早完工、早投產、早達產。省級層面可圍繞產業鏈建立跨區域的產業鏈提升對接交流機制,推進區域間項目進行協同提升發展。

(四)加強考核評價。省經信廳、省財政廳對列入年度實施計劃的項目開展指導、監督和績效管理工作。對各市縣推進項目計劃工作情況進行檢查,對工作推進不力、目標不達預期、未落實承諾政策措施的市縣,將對申報資格進行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