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出了學習模式,學習模式專為大學生設計。

該模式主要面向教育領域,提供交互式提示、支架式回應、個性化教育、知識點檢查四種方法,可以深度解讀每一道難題的解題思路和流程,而不是僅僅給出答案。

當學生使用學習模式時,系統(tǒng)會提供引導性問題,根據(jù)他們的學習目標和技能水平調(diào)整回答內(nèi)容,從而幫助他們建立更深入的理解。學習模式生動有趣且互動性強,旨在幫助學生真正掌握知識——而不僅僅是完成任務。

從今天起,該功能對免費、Plus、Pro、Team 版登錄用戶開放, Edu版用戶將在未來幾周內(nèi)獲得該功能。

對此,三言進行了實測。

當你向他提問時,它會詢問你的年紀和學校目標,用來幫助調(diào)整回答內(nèi)容。

當你將自己的大概情況告訴后,它會根據(jù)你的情況進行下一步輸出。

比如,你的情況是“大學一年級,目標是為了興趣想理解馬斯洛需求理論”。

它不會一下子將理論的所有內(nèi)容一下子拋出來,而是先大概解釋理論的內(nèi)容。然后詢問你是否對理論有所了解。

如果你對理論完全不清楚,它就會從零開始搭建“需求金字塔”。

并且每介紹一個知識,還會給你一個小測試

所以,學習模式十分具有互動性,它試圖引導你的學習興趣,重在學習過程,而不是直接輸出答案。

如果你想測試下自己的學習成果,還可以提供測試,包括選擇題、判斷題或者情景題等多種形式。

官方聲稱學習模式專門為大學生設計,那么低年級學生用起來效果如何?

筆者測試了2類初中的數(shù)學問題:全等三角形和一元二次函數(shù)。

發(fā)現(xiàn)不再詢問用戶的學習目標和年紀,結(jié)合模型為大學生設計,也在意料之中。但低年級用戶也可以用來學習,不過使用體驗應該會打點折扣。

在官方文檔中指出,“計劃發(fā)布一份更深入的分析報告,探討模型設計與認知之間的關聯(lián),基于這些洞察塑造未來的產(chǎn)品體驗,并攜手更廣泛的教育生態(tài)系統(tǒng),確保AI為全球?qū)W習者帶來益處。”

所以未來,學習模式向更多年級的用戶開放應該是可以預測的。

以上只是對學習模式的簡單測試,總體體驗上來說還不錯。相比平時直接給出詳盡繁雜答案的模式,學習模式更像是一個循循善誘的家庭AI老師。

當然學習模式還遠遠達不到所謂的“顛覆傳統(tǒng)教育”的程度,不過可能GPT套殼項目們估計不好過了。

有網(wǎng)友感慨:一天之內(nèi)又有1000個GPT套殼項目完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