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閑坐,燈火可親,這是春節團聚的理想狀態。而在山東多地的小規模鄉村學校,數不盡的鄉村校長和老師正奔波在通往半山腰、偏遠農村的學生家里,他們想利用寶貴的寒假時間,走到孩子家里,走進孩子心里。即日起,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青年說》欄目將陸續推出“鄉村校長/教師的寒假日記”,聚焦鄉村教師家訪的所見、所聞、所感,為農村孩子點亮夢想,為鄉村振興注入力量。

以下是沂南縣蒲汪鎮大王莊中心小學教師于曉鳳的寒假日記:

我是在沂南縣偏遠農村小學的一名教師。眾所周知,孩子是國家的未來,孩子的教育是培養國家新一代接班人的重中之重的工作。當然,孩子的教育離不開家庭這第一所學校的培養,要做好家校共育,事半功倍地達到教育目的,就離不開家訪。

班級中的杜同學是個活潑開朗的女孩,雖然學習還可以,但學習行為習慣不良,以至于影響了她在學習上更好的表現,能力沒有得到更好的發揮。今天是臘月二十七,陽光和煦。我想,那就去杜同學家中去看一看吧,看一看孩子寒假里的生活是什么樣的。

早上八點多從家里出發,路上都是鄉村最樸實的風景家訪感受怎么寫,感受著大自然的美好與太陽的溫暖,心里很輕松,心情也格外的開朗。

一進家門,孩子和媽媽很熱情地打招呼。孩子的家里收拾的很整潔,孩子的學習桌也擺放的很整齊,一看媽媽就很注重孩子的成長。媽媽說孩子在家里很聽話,一放假就和媽媽說了寒假的學習安排,將事情安排的井井有條。

杜同學是我花心思比較多的一位同學,由于活潑好動,注意力容易分散,使她應有的能力沒有得到很好地發揮,所以她得到了更多的關注、鼓勵。不一會孩子拿出來她的練習給我看,向我展示寒假以來的成果。我仔細看后發現,孩子做的非常棒,針對個別的失誤,我也及時給指了出來。她的計算題本上按照每天的計劃寫的工工整整,真是令人欣慰。

孩子的媽媽說,孩子在上小學前就沒有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所以學習成績不是很突出。我告訴她不要著急,孩子在這一學期進步是很大的家訪感受怎么寫,現在的她已經養成了很多好習慣,比如小動作明顯減少,能積極舉手回答問題,這些都是明顯的改善。相信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杜同學會表現得越來越棒,最后媽媽和我也達成了共識,會勤溝通、多交流,架起家校共育的橋梁。

今天的家訪結束了,通過這次和孩子以及媽媽的溝通交流,感覺和她們的距離更近了,我相信孩子一定能感受到老師的關注和重視,也會更加努力地學習,不論在生活和學習中都會爭做更好地自己家訪感受怎么寫,我也相信有家校共育這一橋梁,我們的教育事業會蒸蒸日上。

家訪感受怎么寫_家訪感悟與收獲_家訪感受怎么寫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