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日志怎么寫比較好 駐村工作民情日志和民情日記應該怎么寫?
初次接觸民情日志和民情日記這兩個名詞時,著實有點懵,因為實在分不清各自的側重點。于是便查看了駐村扶貧工作隊管理的相關文件政策,但是沒有找到詳細的說明;后來向前輩們請教,大致得出了大概是寫得詳略的區別。不過既然是分開來寫,總該會有些許本質上的區別的。
做為駐村扶貧工作隊員,文件要求每年需記錄民情日記50篇、撰寫民情日志200篇。這不僅是考核的內容;也是轉變工作作風、密切同群眾聯系、幫助農民排憂解難、解決實際問題的有效措施;還是梳理工作思路、總結工作經驗教訓、記錄心路歷程、反映思想變化的工作方法;當然,對我來說也是提高寫作水平的機會。為了寫好民情日記和民情日志,我搜集了相關資料并歸納總結了如下內容,也許存在某些認知上的錯誤工作日志怎么寫比較好,但我會在后續的工作中不斷完善。
1.民情日志
民情日志主要是記錄一天的工作情況。需要達到匯報工作情況和讓自己可以經常回查工作進展情況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結果、計劃、心得等。
時間:事件發生的時間。
地點:事件發生的地點。
人物:事件涉及的各方人員。
事件:準確概括記錄工作事項、遇到的困難、采取的方法等。
結果:列明事件處理的結果,包含完成情況、進度、處理意見等。
計劃:事件未完成則進行后續計劃,概述工作重點、核心等。
心得:記錄自己在工作中暴露出的不足和改進措施,及他人身上值得學習的優點等。
2.民情日記
民情日記主要是記錄入戶走訪聯系群眾、幫助群眾解決問題等情況。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因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原因、經過、結果。主要因素不再詳細贅述。
民情日記要包含“兩情”和“三法” 。
“兩情”指的是:既要有“事情”,又要有“感情”。“事情”即內容,是入戶摸排還是扶貧幫困,是開展宣傳教育還是舉辦專題活動,是調解矛盾糾紛還是處置突發事件……要完整記錄,做到“既有枝、又有葉”。有“感情”工作日志怎么寫比較好工作日志怎么寫比較好,即對于看到的、聽到的、經歷的“事情”,是認可還是否定,是提倡還是反對,是推廣還是制止,是引導還是批評……
“三法”指的是:既要有“看法”——有自己的基本判斷,還要有“想法”——有自己的獨立思考,后面還要有“辦法”——有針對性的措施。
"民情日記"要把功夫下在解民憂上。
總結來總結去,感覺大同小異;不知自己有沒有正確區分民情日志和民情日記的區別。后續再跟進完善吧!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