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英語能用chatgpt 291. 如何利用ChatGPT學英語
最近非常火爆,這確實是一個出乎意料好用的工具。
先簡單介紹一下。我覺得萬維鋼老師概括的比較精準,本質上來說,這是一個以聊天為界面的信息處理工具。它可以根據你的要求進行編程,修改文章,寫詩,制定清單,提供文案創意,總結文章要點,把你想要的相關信息進行整合等等。
最近我常探索的各種用法,這篇文章就從學英語這個角度切入,聊聊我自己覺得有幫助的幾個應用。
使用工具,先要了解學科本質。
工具是好工具,但是工具怎么用更能發揮價值,用在什么地方,也需要一點自主性,也需要看學習者對于學科本質的認識以及對于自己問題的了解。
就我的經驗來說,閱讀和聽力作為輸入學科,我沒太想到能在其中幫上什么忙不會英語能用chatgpt,而且閱讀和聽力對于英語學習者來說,自己學習的難度不算大。(倒是能夠迅速給出一篇文章的核心內容,這對于看論文或許比較有幫助)
但是口語和寫作就不同。作為輸出學科,練習的時候沒有標準答案,它們就更需要正確及時的反饋。
要我說,口語和寫作,本質上來說就是兩個事:1.有的可說;2.說得出來。
有的可說:給你一個口語或者寫作話題,你得能想出自己的觀點,知道要說些什么。本質上來說,這是個語文問題。有的題目即便用中文回答,咱有時候也未必能說出個所以然來。
說得出來:你已經有成形的觀點,但是很難用英文表達出來,或者表達出來不夠精準,不夠流暢,不夠地道,這才是英語問題。
這兩項,都需要有人來給你啟發或者反饋,而且學習者很容易局限在自己有限的思維和語言中,想要獨自尋求突破很難。
但是現在,恰好在這一方面能夠發揮所長。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幾個我自己最近使用的,覺得比較有效的使用學英語的方法。
提供思路
比如,我們遇到某些口語和寫作題目,審題的過程中很難想出分論點。平時,我們會在搜索引擎上查找,但其實比較難獲得準確且相關的答案。然而就可以非常快速精準的直接針對題目給出適當的分論點和思路。
比如像下面這樣:
如圖,這個問題是一個二選一的題目,而可以直接給正反兩方分別提供了三個分論點,這對于幫我展開思路很有幫助。
寫作/口語批改
我自己平時練習寫作,苦于沒人幫忙修改;再加上自己總有一些不自知的壞習慣和思維的局限不會英語能用chatgpt,自己診斷很難察覺。
這時候可以發給幫忙修改。我最近自己實踐后,發現反饋效果還不錯。除了能幫助修改掉一些語法問題,還能在不修改語義的前提下,調整一些不合適的表達。
提供范文
口語寫作批改,是在你已有的基礎上修改得更好,可以說提供了一個局部最優解。但是前已言之,受到我們思維和表達習慣的局限,我們其實很難跳出自己的局部最優。這時候,就可以讓直接生成一篇范文,提供一個接近于全局最優的解,對我們會有不一樣的啟發。
最近練習寫作時,我除了讓幫我修改潤色以外,還會讓它提供一篇范文。
在讀范文的過程中,我會明顯感受到展開思路和表達方式上的不同。有的時候,還會收獲一些我自己用不出來的表達。
比如,“在小組任務中,是否應該給每一個成員共同的分數”這一話題,我想表達“即便給小組成員每個人不同的分數,也很難確保公平公正,因為老師不可能深入觀察每一個細節,而且也不是每一個組員的每一個行動都對最終的結果有積極的貢獻”。
在表達的過程中,我覺得有些沒說明白。
在看范文的時候,我看到這么一句話:By a , can more of the and any in .
這一句話最后的 or 就很好地講出了我自己的想法。
在我自己使用的時候,我會發現提供的范文,論點上沒問題,但是結構上可能不太符合要求,比如沒有例子支撐。不過沒關系,我們可以直接讓它針對一個觀點提供一個例子。這對于有的時候我們很難想到針對一個觀點的例子時,也很有幫助。
查表達/改表達
除了做大段的修改,其實對于句子和小表達的修改也非常有用。
地道表達:
比如最近我在練習寫作的時候,總想寫“雖然這與我們的直覺感受不同,但是…”但總感覺我用的不地道,想看看有沒有其他表達方式。
于是我們就能積累諸如it may not be , it may not be at , 等好多種類似的表達方式。
單句修改:
寫作的時候,有的表達我覺得沒說清楚,比如,同樣關于上面 的題目,我想說,小組成員獲得同樣的分數,他們就能專注于分配任務、高效交流、自己嘗試解決 free-的問題,而不是爭權奪利。
但是在說到“ with who tend to be -”的時候感覺比較別扭,我想看看還有沒有其他說法。
any of free-聽起來就舒服很多,這也是我自己不會用的一個表達。
同義替換:
有的時候寫作很容易重復同樣的表達。這時候可以問問有哪些同義替換。
總的來說,是一個非常強大而且好用的工具。它的功能局限不僅我們不知道,連開發者都不知道。
萬維鋼老師在最近的文章中提到,或許我們正處在“啟蒙運動以來未有之大變局”。現在的AI最厲害的地方在于,“它能找到人類理解范圍之外的解決方案”“人類已經不是世界規律唯一的發現者和感知者”。我們“正在目睹一個新智慧形態的覺醒”。
這一方面對于學習者來說未必是壞事。新的工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就看我們能不能更好地釋放它的價值。我想說的是,這個工具也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使用下來,我的感覺是,在某種程度上,是一個非常好用的學習助手,很多地方甚至遠超過老師的能力。但是我認為,老師一直以來有一個不可替代的角色仍然沒有被顛覆,那就是“監督學習”。
好用的工具到處都是,但是不見得人人都能使用這些工具來提升自己。某種意義上來說,老師提供的更多是情感價值,陪伴價值。制定學習計劃,督促執行,遇到困難時候的幫助不會英語能用chatgpt,自控力不足,不能堅持時候的鼓勵和引導,這些都是作為老師更應該凸顯的價值。
工具越方便,越凸顯出思考的價值,風格的價值,和人性的價值。祝使用愉快!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