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加密幣 “ChatGPT之父”推出加密錢包,有人不看好他發的“世界幣”
曾經有過類似宏偉計劃的項目不止一個,最出名的比如2019年的,背后支撐的是全球超過20億用戶的。當時面臨的主要風險,是來自于傳統世界與加密貨幣的矛盾,即政府監管和去中心化的原生性矛盾。發展到今天,加密行業依然面臨這樣的問題。
“之父”有了新動向。
當地時間5月8日,聯合創始人Sam 的加密貨幣項目“世界幣( Coin)”推出了一個新產品——加密錢包 App。
根據官方公告,作為世界幣推出的首款消費級產品,這款被稱為“極簡錢包”的應用旨在為大眾帶來“去中心化的身份和金融”。
150萬人加入加密貨幣錢包測試
該公告顯示,超過150萬人將加入了 App的測試階段,該應用程序現在將在80多個國家/地區可用。
此次推出被稱為第一階段,計劃在未來將該應用程序擴展為一個綜合工具包,該項目的最終目標是為經過驗證的用戶提供普遍基本收入(UBI)。
“ App是 Coin生態系統的第一個錢包。”公告稱,“它的設計很友好,它支持私人數字身份和新的金融系統。可以使用它通過 ID進行身份驗證以證明您是真實的人,獲取您的 Coin代幣并在任何地方發送數字貨幣。”
Coin 還暗示了其人工智能 (AI)計劃,并指出其旨在通過提供“人工智能資助的UBI”來“賦予人工智能時代的個人權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推出 App之前, Coin推出了 ID,這是一種依賴虹膜識別并聲稱可以抵抗AI操縱的身份識別協議,不過推出一年以來備受爭議。
新的 App采用與生物識別數據掃描相關聯的零知識 (ZK) 證明,同時將配備一個加密錢包chatgpt加密幣,該錢包將使用 Coin的原生代幣(尚未推出)以及比特幣 (BTC)和以太坊 (ETH)。
用區塊鏈來區分人和AI?
在大型語言模型(LLM)和流行的時代,AI在逐漸模糊人與機器之間的界限。而Sam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區塊鏈技術可以起到區分人與AI的作用。
“身份可識別可驗證,就包括他(Sam )提到的從數據上識別人與機器。”上海區塊鏈技術協會智庫專家張烽向元宇宙NEWS記者表示,區塊鏈可以確保數據透明可靠可追溯,一可以使人工智能生成內容包括數字人身份可識別可驗證,二可以使人工智能利用數據更合規更能保障數據利益相關者權益。
在趣鏈科技CEO李偉看來,人工智能在很多情況下是“破壞信任”的。人們經常說“有圖有真相”,但是人工智能發展到今天或以為代表的整個AIGC迅猛發展,AI可以按照人類的需求自己生成內容,更不用說修改某些內容。
李偉進一步向記者分析稱,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已經具備了一部分人格,或者說它可以按照人類的思維進行思考。所以,無論是信息、文字、圖片亦或是視頻,都可以通過人工智能生成,甚至可以合成圖片、合成語音。目前已經有一種電信詐騙是通過獲得一段對話錄音,合成目標對象親屬或周圍人的錄音,然后用合成后的錄音誘騙人們做出不理智行為。
“通過區塊鏈技術形成更加可信的數據資產和合作機制,建立一個以技術為背書的價值互聯網,這是人工智能健康長久發展的重要保障。”李偉說道。
有專家不看好之父的發幣
Coin是由Sam 成立于2020年的Web3項目,期望打造全球化金融公平與普惠的開源協議。
2020年6月, Coin以10億美元的估值融資2500萬美元,、 、a16z、 ,以及包括創始人Reid 和FTX創始人Sam -在內的天使投資人參投。
2021年3月底, Coin又尋求以30億美元估值籌集1億美元融資,a16z繼續加碼。
Sam 此前曾表示,受普遍基本收入概念的啟發,他將 Coin設想為一個向世界各地的人們免費分發的加密貨幣項目。
資料顯示, Coin是一個運行在以太坊上的 2網絡,供應上限為100億枚。除了20億枚將留給 Coin基金會和投資者chatgpt加密幣,剩下的80億枚都將在全球范圍內免費分發。
目前 Coin正處于測試階段,預計2023年上半年上線主網,據官方數據顯示,目前已有近160萬人注冊該項目,用戶主要集中在南美洲。不過對于Sam 推出的加密貨幣項目也有人表示不看好。
“不看好做密碼貨幣,這可能會是個災難。”重慶工商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主任劉昌用向元宇宙NEWS記者表示,隔行如隔山chatgpt加密幣,Sam 在AI領域是權威,在區塊鏈領域很可能是韭菜,需要交學費,這個過程可能會毀了主業。
西安市區塊鏈技術應用協會副會長王思遠也向記者表達了同樣的看法。
“曾經有過類似宏偉計劃的項目不止一個,最出名的比如2019年的,背后支撐的是全球超過20億用戶的。當時面臨的主要風險,是來自于傳統世界與加密貨幣的矛盾,即政府監管和去中心化的原生性矛盾。發展到今天,加密行業依然面臨這樣的問題。”王思遠說道。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元宇宙NEWS”(ID:),作者:徐賜豪,36氪經授權發布。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