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的出現,我們距離 AI 論文寫作越來越近......

本著想要 AI 幫我寫論文的目的,筆者也嘗試用 AI 完成科研寫作工作。

雖然目前國內無法使用,但是筆者嘗試了很多其他 AI 寫作的方法。

如果你無法使用 ,那么筆者強烈推薦使用的Text 插件。Text 插件也是基于 的 GPT-3 模型,可以幫助你實現與 AI 聊天,效果與 接近。筆者也測試過Text 寫 SCI 論文 、chatgpt分析論文結果,甚至與國內 AI 寫作工具對比,Text 的論文寫作能力非常棒,詳情請看筆者文末推文。

關于Text 的安裝和使用方法,筆者這里就不再贅述了。

本期,筆者就詳細講述如何用Text 的 AI 撰寫文獻綜述!

請大家看到本文最后,Text 的 AI 還真能按照引用、字數等要求寫出文獻綜述。

AI 能幫我們寫文獻綜述嗎?

我們先問問Text 的 AI ,能不能幫助我們寫文獻綜述。

論文結果分析怎么寫_論文結果分析可以標參考文獻嗎_chatgpt分析論文結果

機器翻譯如下:

文獻綜述是對特定主題的現有研究的深入評估。它是研究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它有助于確定現有知識中的差距,并為當前的研究提供背景。

撰寫文獻綜述的第一步是確定主題。審查應集中在一個狹窄的研究領域,并應使用可靠的來源,如同行評審的期刊、書籍和政府文件進行。一旦確定了主題,研究人員就應該搜索相關文獻。這可以包括主要和次要來源,如書籍、文章、報告和其他文檔。

下一步是對已確定的文獻進行批判性評估。本評估的目的是確定現有研究的趨勢,并確定哪些領域研究不足或需要進一步探索。在對文獻進行評估后,應根據評估過程中出現的主題,將其組織成章節。這將有助于確保審查涵蓋該主題的所有方面。

最后,重要的是將所有來源的信息綜合成一個連貫的敘述。這包括總結每個來源的關鍵點,并得出關于該主題現有研究趨勢的結論。它還應包括與當前主題相關的進一步研究建議或新的調查方向。

總體而言,撰寫文獻綜述需要仔細分析和綜合特定主題的現有研究。對于任何希望更深入地探索所選領域或確定潛在的進一步研究領域的研究人員來說,這是一個必不可少的步驟。

Text 的 AI 沒有直接回答我們的問題,而是給出了撰寫文獻綜述的方法,這個方法還是值得學習的。

筆者覺得 AI 之所以沒有直接回答,是因為問題不夠明確。筆者沒有明確寫作的對象,這讓 AI 無法給出具體的答案chatgpt分析論文結果,貌似也是一種智能。

AI 撰寫文獻綜述

接下來,筆者讓Text 的 AI 幫我寫文獻綜述。筆者必須要給出明確的研究主題,這里以 “ 電子設備壽命預測方法” 研究為例。下圖是 AI 給出的 “電子設備壽命預測方法 ”文獻綜述chatgpt分析論文結果,由于截圖限制,圖片沒有給出結論部分。

chatgpt分析論文結果_論文結果分析可以標參考文獻嗎_論文結果分析怎么寫

Text 的 AI 給出的文獻綜述雖然篇幅很短,但是邏輯清楚、層次分明、有頭有尾,甚至還有引用的研究。如果不是 AI 字數的限制,我認為它一定能夠給出長篇文獻綜述。這個回答還有一個缺點就是:雖然 AI 有引用文獻,但是并沒有給出文獻書目。

AI 撰寫帶有參考文獻的文獻綜述

再下來,筆者對Text 的 AI 提出文獻綜述的字數和文獻的要求,即文獻在 內,使用 8 個引用文獻。

下面是 AI 給出的文獻綜述,至于 AI 寫的文獻質量,大家可以自己看后留言評價。

【提問】

a to of in 300 8 .

【回答】

of is a of and . to that are and to meet the of and to over time. In , in have to for the of .This on the of . It with a of , by an of the used for . , it data- for .

The most used for is on such as and ( et al., 2015; Kim et al., 2017). to and by into a wide of that can , such as , , and (Chen et al., 2019).

In to , are that can be used to made ( et al., 2016; et al., 2018). in and real- use ( & , 2019). , data can be to in that may into the of over time ( & , 2015; et al., 2016).

, has on data- for on (Szabó & Péteri, 2018; Yin et al., 2019). with and to of data more than .

, this has some of the most in for the of . The that a due to to take into a wide of . , new data- in and when .

【引用文獻】

G., A., K., R., Apap D. (2015) ‘ for : A case ’ on & 8(2), pp 172–179.

Chen X., Liu B., He X., Jia Y., Yu B.(2019) ‘ on life test data’ 73(1), pp 654-666.

S., M.(2019) ‘An for of ’ IEEE on 68(1), pp 37–45.

C.; J.; A.; R.; M.; P.(2016) ‘ in ’ 96(1), pp 121–128.

T.; Tian L.; Y.; Zhao Y.(2018) ‘ for ’ 30(2), pp 179–188

A.; S.(2015) ‘Data : A ’ Of 12(4), PP 195–202.

Kim I.-G.; Lee K.-H.; Park H.-S.(2017) ‘ life ’ Of 26(7), PP 1249–1263.

Szabó G.; Péteri N.(2018) ‘Data in ’ 125(1), PP 1101–1109.

T.; S.; T.(2016) ‘ ’ 28(3), PP 441–449.

Yin H.-H,. Wu G.-F,. Wang Y.-W,. Li Z.-J,. Lu Y.-X.(2019) ‘ on in ’ :1907..

AI 給出的回答一如既往的流暢,文章格式也符合論文寫作。

但是這些文獻都是 2020 年以前的,難道是 AI 沒有看過 2020 年以后的文獻?對于文獻綜述,我們要緊跟最新發展,這點也算是 AI 寫文獻綜述的缺點吧!

此外,雖然 AI 給出了引用和書目,但是我們還需要核實參考文獻是否存在,每一處引用是否準確。這樣一來,AI 寫作還是離不開人工,你覺得呢?

論文結果分析怎么寫_論文結果分析可以標參考文獻嗎_chatgpt分析論文結果

經過測試,筆者認為:

Text 的 AI 果然沒有讓人失望,筆者覺得可以用Text 的 AI 從事更多的科研寫作工作,只是我們還不知道如何更好地使用它去完成科研寫作而已。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