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司法部推出“減證便民”十大典型案例,案例介紹,浙江省公安機關實行告知承諾制為群眾辦理戶籍管理領域證明,實現了出生“一件事”聯辦和跨省戶口網上遷移,用部門間的數據共享代替了條件審核,用“數據跑路”代替了“群眾跑腿”。

2019年8月,林女士在浙江杭州三墩院區分娩一個寶寶,讓林女士意想不到的是,她和丈夫在醫院內就成功為寶寶辦理了出生醫學證明、預防接種證、家庭醫生簽約和出生戶口申報、醫保、社保等一系列業務,全流程網上辦理,一次都不用跑。

南都記者了解到,林女士之所以順利為寶寶在醫院辦理各種出生業務,源于浙江省公安機關推出的“一件事”聯辦業務。在“一件事”聯辦申請開通前,產婦需要在助產機構申領小孩的出生醫學證明后,分別到公安派出所、社區醫院、醫保、社保等單位為新生寶寶辦理各種證件手續,這項業務開通后,為新生兒出生業務“跑斷腿”已成為歷史。

申請戶口遷移寫書范文_戶口遷移申請書用什么紙寫_戶口遷移申請怎么寫申請書

2020年10月14日戶口遷移申請怎么寫申請書戶口遷移申請怎么寫申請書,原籍浙江湖州的王秀麗(右)在上海市徐匯漕河涇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公安綜合窗口辦理戶口遷移手續,成為享受上海市公安局會同浙江省公安廳共同推出的滬浙“跨省市戶口網上遷移”便民措施的第一人。 新華社發

值得一提的是,除出生“一件事”聯辦外,長三角地區“跨省戶口遷移”也實現了網上辦理。案例介紹,長三角公安機關開展戶口遷移信息的流轉核驗,采用戶口準遷證和遷移證告知承諾后免提交的形式,實現跨省戶口網上遷移“一站式”辦理。

2020年10月,原戶籍在浙江省湖州市的王女士,向上海市徐匯區漕涇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公安綜合窗口申請戶口遷入,在填寫好申請書、簽署“跨滬浙戶口網上遷移告知(承諾)單”后,僅用30分鐘,便拿到了上海的戶口簿,而以往申請人辦理跨省戶口遷移需要往返兩地才能完成全流程辦理。

浙江省上述“減證便民”舉措源于中央層面的部署:2018年5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深入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的指導意見》。2019年6月,公安部決定將浙江省公安廳作為全國唯一開展戶籍管理領域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試點單位,同年9月,浙江省公安廳下發《關于開展戶籍管理領域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試點工作的通知》。

在上述試點改革的推動下,“數據多跑路,公眾少跑腿”已成普遍現象,公眾辦事材料更加簡潔,辦事效率亦得以提升。案例介紹,告知承諾制從制度層面對政務信息共享的電子材料予以認可,相關數據可以直接作為辦事的證明依據。據統計,在戶籍業務辦理過程中,已累計調用政府公共數據中的結婚登記312.2萬條、不動產權證247.5萬條、學歷學籍信息92.1萬條、社保參保信息121.2萬條、出生醫學證明146.9萬條,免去群眾提交材料1000余萬份。

戶籍管理領域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惠及范圍廣泛,從浙江省內來說,僅出生“一件事”聯辦已有70余萬的家庭受益;從省際來說,取消異地辦證受理條件證明審核,每年可為100余萬的省外群眾帶來便利。

中國政法大學法治政府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監察與反腐敗研究中心主任曹鎏對此表示,浙江省公安系統聚焦戶籍管理領域與群眾關系最密切的出生登記和跨省戶口遷移兩項“關鍵小事”,這一做法充分展現了法治軌道上服務型政府深入推進的有力探索,具有較強的創新性和引領性,是展現浙江省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全面推進高質量法治政府建設的生動實踐。

曹鎏認為,戶籍管理領域施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充分展現了“減證便民”的重要價值和時代意義,用告知承諾代替群眾提供證明,用部門間的數據共享代替了條件審核,用“數據跑路”代替了“群眾跑腿”,既極大地方便了群眾戶口遷移申請怎么寫申請書,又有力推動了政府數字化轉型,還將進一步促進誠信社會建設。

采寫:實習生 尚咲 南都記者 劉嫚 發自北京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