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寫小說,可不只是版權歸誰那么簡單
隨著網絡文學大模型推出、AI創作的小說問世,AI生成內容引發的爭議進入文學創作領域。有人認為AI輔助創作為網絡文學作者提供靈感,也有人擔心AI會搶了作者“飯碗”。
(11月4日《新華每日電訊》)
隨著智能技術的越來越聰明,AI已經廣泛參與內容的創作了。新華社的調查顯示,人們最擔心的是:AI創作的小說,版權歸誰?全國首例“AI文生圖”著作權案,全國首例“AI聲音侵權案”,全國首例涉AI繪畫大模型訓練著作權侵權案……近年來,圍繞AI生成內容的著作權案件受到社會廣泛關注。如果AI寫小說,是不是也會遇到這樣的情況?
答案顯然是一定的,AI寫小說,版權到底歸AI軟件,還是歸借助AI創作的個人?但是AI寫小說,可不只是版權歸誰那么簡單,還涉及方方面面的很多問題。正如一位網絡小說作者說的那樣:“我擔心我的小說,甚至沒有發表的素材,被AI吸收后率先輸出相似內容,系統反過來判定是我在抄襲。”客觀來看,AI現有創作水平遠遠趕不上人類。目前AI生成的小說較為呆板,人物性格塑造也比較欠缺,無法模仿人類口語化的表達方式。但是,也不得不說的是,AI還是很聰明的,其會慢慢學習人類的創作,甚至最后超越人類。因此,面對AI寫小說,我們需要把可能出現的問題先想好,并且采取措施,確保不出問題。
其一,AI寫小說,切莫搬運模仿。在文學創作中,模仿與借鑒是常見的現象。當這種行為被AI所執行時,問題就變得復雜起來。因為AI的“模仿”往往只是對已有作品的計算、拼湊、復制。這就很可能侵犯原創作者的權益,而甚至是“維權無門”,人模仿的可以告人,軟件模仿的要告誰?尤其是AI如果侵權了還往往“更難取證”。
其二,AI寫小說,不能胡編亂造。藝術創作是來源于生活的,因此也就有了作家的體驗生活,而AI并不會真正的去體驗生活,它只是依靠數據分析了解情況。那就很可能出現胡編亂造的情況。比如,眼下最流行的讓AI寫新聞、寫消息等等,就出現了不少“新聞謠言”,就像前不久“AI造謠某地大拆遷”一樣,引發了不小的問題。小說雖然不是新聞,但也需要來源于生活。如何讓寫小說的AI不胡編亂造?
其三,AI寫小說,需要人來審核。AI技術雖然先進,但其“智能”仍然有限。在面對浩如煙海的信息與多元的價值觀時,AI未必能夠完全分辨哪些內容是合適與合理的。這時,人類的介入就變得至關重要。因此,對于AI的小說也需要實施編輯三審制度,切不可交給軟件胡亂發稿。
AI寫小說涉及諸多復雜的問題與挑戰,可不只是版權歸誰那么簡單!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